大健康硅谷签约食品院校及专家教授简介

目前,硅谷已与江南大学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食品专业知名院校的30多位专家教授签订合作协议

已签约专家教授具体信息如下:

高彦祥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食品功能配料开发、食品功能因子递送系统研究,饮品加工技术开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几十项重大科技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250多篇。
张连富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从事药食兼用资源与食品功能性组分、食品配料高效利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2项,专利22项,发表论文85篇。
杨善岩

广州市华慧药学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基于益生菌发酵的新型食品配料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开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及开发,药食两用真菌栽培及发酵。主持多项科技项目,申请发明专利近20项,发表论文20余篇。
狄志鸿

日本协和制造大中华区首席科学家。中国顶尖的特医食品研究专家、营养医学专家、制药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国家特级营养师、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授课专家、特医食品研发高级工程师,广东省代谢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江正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主要研究新型食品酶发掘、食品营养与功能研究、低聚糖的生产和功能,传统食品工 业化和粮油加工。主持国家级课题10余项,著有专业著作4部,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张鸿

Drexel 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博士。从事15年的癌症研究工作,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有着出色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参与美国国家重大科研基金的申请,并多次与美国著名制药公司合作建立技术平台。现为美国医疗健康贸易公司CEO,美国健康快递技术公司顾问。
张民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一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利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知识,深入研究农副产品中的多糖、蛋白质及其它成分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加工适应性、营养学功能及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食品加工功能配料和食品产品,实现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
张泽生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天津市食物与营养咨询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食品学会理事、国家发改委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食品营养和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及机理。其对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脂及机理的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和英国专业期刊发表。
程永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食品物性评价、天然产物提取、功能食品的评价与开发、粮食加工,酶在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中的应用。主持参加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
范柳萍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果蔬真空油炸与干燥技术、油炸食品贮藏稳定性研究、煎用油的品质分析,特色果蔬汁加工等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
汤坚

康荍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曾任南京大学化学系客座教授,中国无锡轻工业学院副院长,美国麻省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华宝国际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等。精通植物的萃取、汽提、分离和纯化、对食品大分子物质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功能性、食品组分、食品添加剂,乳化液技术有丰富的经验。
唐春红

重庆工商大学绿色食品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导。从事食品加工、植物资源利用、食品防腐保鲜剂的研究与利用,保健食品的研制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4项省部级攻关科研项目和面上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周光明

苏州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重离子束辐射生物效应机理研究。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先导专项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鲁绯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究员,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从事食品科学教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近 30年。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参与《腐乳》等多项行业标准制修订。
许赣荣

江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酿酒、酱油及醋、微生物发酵饲料及添加剂、氨基酸发酵,微生物发酵食品的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主编或参编多部学术著作。
许洪高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植物源营养健康产品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源功能食品与营养干预。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6项,参与多项标准制(修)订。
赵振刚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功能活性因子提取分离及其生物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省部级、产学研等各类科技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申报国家专利10项,授权5项。
刘宏生

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博导,广东省第四批海外引进创新团队及“扬帆计划”项目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功能碳水化合物。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课题20多项,SCI收录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崔亚娟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营养分析检测中心主任。从事食物资源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的检测、食品相关法规标准技术、食品实验室和质量体系建设相关的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工作10余年,主持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30篇。
陈芹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果蔬干燥及制粉、品质形成及调控机制,活性组分功能评价及生物利用率。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成果鉴定6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
金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果蔬干制传热传质机理研究。主持“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参编英文著作两部。
袁永红

理星(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博士。主要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和提取分离、天然香料生物转化和提取分离、食品风味基础应用等。曾任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亚太研发中心天然香料部研发科学家。
毛立科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食品物理化学、食品胶体、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与传递体系设计、食品添加剂、饮料,乳品加工技术。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黄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功能碳水化合物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多项国家基金、省部级科技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件,授权14件。
刘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果蔬原料及加工品质形成与调控机制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8部,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12项。
刘志强

浙江大学教授,硕导。主要研究生物发酵工程、食用菌农业种养殖、果品保鲜,加工及食用菌保健产品开发等。主持国家、省、市和地方各类攻关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31项。
黄文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食用菌及药食两用资源的贮藏,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项,并主持各类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
吕晓玲

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天然色素、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功能因子方面的科研,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与企业合作取得多项良好的科研成果。
李海龙

中国林科院松花粉研究中心研发总监,浙江省省级研发中心“亚林生物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高级营养保健师。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成功开发几十种产品,包括固体饮料等多种剂型,涉及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功能。
李进伟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食用油脂加工与安全营养、功能性食品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子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程建斌

上海西菲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曾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客座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国香精香料行业协会贸易促进会客座教授。精通食品添加剂、健康食品、食用香精、食用色素、食品和饮料、食品添加剂发酵和精制、天然植物提取、食用益生菌的开发等。
肖小年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天然产物化学。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及省部厅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技术》等保健食品系列著作5部。
易建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果蔬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主持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地方及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专利30余项。
乔长晟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制造、食品功能因子微生物制造,有机废物的微生物处理。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各类科研论文50篇,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108项。